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中,人大代表作为联系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肩负着倾听民声、解决民忧的重要使命。延边州人大代表、敦化市宏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秋成,以主动下沉社区的担当、精准解决难题的务实,在丹江街道林泉社区书写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答卷,用一件件民生实事,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察民情,以“暖心长椅”托起“民生温度”。“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黄秋成在走访调研中,他敏锐发现林泉社区居民小区小广场的“痛点”:作为居民休闲娱乐的核心场所,这里缺少休闲座椅,老人散步后无处歇脚。了解情况后,黄秋成当即出资1800元,为社区购置6把便民长椅。很快,崭新的长椅被整齐安装在小广场,成为社区里一道温暖的风景线。如今,每天清晨与傍晚,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着太阳拉家常,孩子们在旁边追逐嬉戏。“现在有了长椅,真是太方便了!”居民们的赞许,正是对这份“便民初心”的认可。小小的长椅,不仅填补了社区基础设施的“小缺口”,更串联起邻里间的“大温情”。
润民心,以“宣传阵地”涵养“文明新风”。基层治理既要“硬件”完善,更要“软件”提升。随着宣传工作在凝聚社区共识、引领文明风尚中的作用愈发凸显,黄秋成再次聚焦社区需求,出资5200元支持宣传阵地建设。他没有“一捐了之”,而是与社区工作人员反复沟通、实地规划,结合居民日常活动习惯,共同打造了“睦邻泉家・同心广场”等特色宣传阵地。这里不再是冰冷的“宣传栏”,而是政策宣传的“活课堂”,居民路过时能轻松了解惠民政策;是邻里交流的“会客厅”,大家常常围坐在一起,分享生活感悟;更是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一场场载体活动,让居民感受到“家”的归属感。“黄代表资助的宣传阵地,让社区宣传从‘纸上’走到‘线下’,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也越来越强。”林泉社区党委书记田颖的感慨,道出了宣传阵地的深层价值:以文化人、以情聚人,让文明新风浸润每一位居民的心田。
提效能,以“电动单车”激活“服务速度”。社区工作人员是服务居民的“一线力量”,他们的工作效率,直接关系到民生服务的“温度”与“速度”。黄秋成在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中得知,林泉社区“小林建”平房区,距离办公场所较远,部分区域道路狭窄,工作人员日常巡查、上门服务时,常面临“步行效率低、开车不方便”的难题,有时要耗费大半天,影响了为居民办实事的效率。为破解这一困境,黄秋成出资4000元,为社区购置了两辆电动单车。这两辆“便民坐骑”投入使用后,社区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工作人员穿梭在各楼栋间的时间缩短了,上门为独居老人办理业务、及时处理邻里纠纷、开展安全隐患巡查等工作,都变得高效便捷。小小的电动车,不仅是工作工具的升级,更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的践行,让民生服务跑出了“加速度”。
聚合力,以“履职担当”点燃“治理热情”。从便民长椅到宣传阵地,再到电动单车,黄秋成的一系列举措,看似都是“小事”,却精准戳中了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的“痛点”。他用真金白银的投入、脚踏实地的行动,不仅补齐了社区硬件设施的“短板”,更用真心实意温暖了居民的心,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更可贵的是,他的行动如同“一粒火种”,点燃了更多人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形成了“人人关心社区、人人参与治理”的良好氛围,让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变为“众人拾柴”。
展望未来,丹江街道林泉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沿着黄秋成等代表探索的“联系群众、服务民生”路径,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推动更多人大代表主动履职、精准服务,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相信在党建引领、代表带头、群众参与的多方合力下,林泉社区的“民生答卷”将越写越精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持续升级。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张植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