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创新举措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各民族同胞携手共谱繁荣新篇章 要闻-敦化站 房彦妮 3941251
敦化市:创新举措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各民族同胞携手共谱繁荣新篇章 要闻-敦化站 房彦妮 394125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敦化站 > 要闻

石榴花开映敦化 同心筑梦向未来——敦化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展播(九)

敦化市:创新举措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各民族同胞携手共谱繁荣新篇章

2025-04-23 14:4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敦化市坚定不移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与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延边州委关于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升级版的决策部署,采取一系列扎实且富有成效的措施,促使民族团结的良好风尚在敦化市的每一处角落洋溢开来,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各民族群众紧密团结,携手书写着和谐共处、繁荣发展的新时代绚丽篇章。

       以铸魂赋能为核心

  夯实民族团结精神根基

  敦化市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全方位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建立起民族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相继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严格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纳入” 要求,精心构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崭新格局。

  充分彰显党的领导所具有的先导性、根本性与决定性作用,强化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引领,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以此确保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高度注重运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人心、赋予力量,将其深度融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布局之中。成功建成教育实践基地以及主题广场,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的选树、表彰与推荐工作。秉持 “润物细无声” 的理念,持续深化宣传教育,让 “四个与共” 的共同体理念巧妙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切实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真正做到入脑入心、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优先选拔那些政治立场坚定、具备较强民族工作能力且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干部,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宣讲活动,生动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引导各族群众牢固增强“五个认同”。据统计,敦化市累计开展相关学习活动50余场、宣讲活动60场、教育讲座26场、文明风尚行动35场,组织主题参观研学等各类活动达百余场。

  此外,大力推进“互联网 + 民族团结”行动。在政府官方网站、本地新闻客户端等平台专门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栏,开展 “石榴花开映敦化 同心筑梦向未来” 展播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敦化市各民族携手奋进、共同迈向繁荣的生动场景,全力营造出浓厚热烈的民族团结氛围。

       以文化浸润为根本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敦化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坚持文化浸润的理念。充分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心,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方向,依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塑造品格,持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依照 “一核八翼” 全域体验区的打造要求,将历史博物馆精心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确定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等4个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简称 “三交”)基地,并对这四个基地新增11处景观主题标识设计。敦化市A级以上景区巧妙地将中华文化符号融入景区规划与项目建设之中,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精心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在市级电视、新媒体等平台开设专题专栏,进行集中性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邻里节”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动,结合乡村大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进乡村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的民族政策,有效拉近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原有的校园文化进行深度融合。通过加强校园宣传氛围营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题,积极组织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 “开学第一课” 系列活动,动员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创作、展示优秀作品。组建 “石榴籽” 青少年宣讲团,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社团等组织广泛开展宣讲活动,充分发挥校园各类组织和活动的育人功能。开设品读经典、戏曲、古筝、陶笛、书法、武术、剪纸、柳编、茶艺、陶艺等校本园本课程。

       以兴边富民为支撑

  助力边疆地区蓬勃发展

  敦化市依托自身丰厚的资源禀赋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以高质量发展作为强大引擎,全力驱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

  项目建设成效斐然。仅2025年,敦化市计划实施5000万元上项目111个,总投资410.65亿元。其中:新开项目68个(总投资314.95亿元)、续建项目43个(总投资95.7亿元);投资超亿元以上项目70个(新开41个、续建29个),占比63%。

  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成功蝉联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入选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百强榜。全年累计接待游客820万人次,同比增长18.5%,旅游综合收入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新增规上服务业、限上贸易业企业11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8亿元,同比增长 10%。

  现代农业发展迅猛。积极实施保护性耕作48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1.6亿斤。农林牧渔业产值预计达到60亿元,同比增长8%。

  营商效能全面提升。高标准举办六届企业家节、首届供销论坛暨高质量发展大会。政务服务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大幅压缩85%,全程网办率在延边州位居榜首。

  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镇新增就业114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脱贫人口收入同比增长12%。发放各类救助保障金7800万元,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3.3%、7.3%。

  以互嵌交融为基础

  构建民族和谐共生家园

  敦化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以 “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 为重要抓手,聚焦“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从推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嵌入着手。积极为各族群众搭建多种类型的服务平台与活动平台,致力于推动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以及优良的社区环境。

  敦化市19个社区全面开展“三共四同”互嵌式社区创建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压紧压实工作职责,多方积极争取资金,在社区新增设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标牌等共计255处。组织128个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积极参与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从多个角度进行广泛宣传。在人民网、新华网等央级媒体发布相关信息40余篇。升级打造城市公共阅读空间、“红石榴” 照相馆、儿童职业微体验馆等特色功能室。组织各社区在春节、清明等节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活动157次,有效提升居民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全面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实现语言相通,有力促进各民族心灵相通、命运相通。通过夯实党组织建设,优化学校领导班子结构,稳步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深入实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有序推动统编教材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覆盖。

  展望未来,敦化市将坚定不移地深化政策举措,全方位、多维度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极探索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全新途径。通过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性与实效性的举措,多维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精心绘就民族团结的壮美新画卷。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敦化大地深深扎根,绽放出耀眼夺目的时代光芒。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张植塽

  图片来源:敦化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初审: 房彦妮   复审: 李超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